政策法规
我的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 政策法规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8-22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历史文化

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第一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局)、住房城乡建设(管)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城乡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决策部署,我部总结了各地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中加强保护修缮、提升人居环境、发挥遗产价值、创新制度机制等四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形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学习借鉴。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24年8月16日


一、加强保护修缮


(一)延续街区历史风貌


1.山西省平遥县古城历史文化街区遵循“最小干预”的保护修缮原则,采用“政府主导+居民自助”的模式推动历史建筑、传统民居保护性修缮和风貌整治。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制定出台保护修缮工程资金补助实施办法,投入补助资金1500余万元,根据传统民居破损程度给予每平方米400元—1400元资金补助,居民根据个人财力和生活需要出资参与改善院落基础设施,分五批修缮完成保护性院落104所,民居1000余间。投资9.8亿元,开展了“天面、立面、街面”风貌整治,拆除古城违建57处,整治彩钢瓦等不协调建构筑物4000余处,实现了古城历史风貌的延续。

2.福建省泉州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依据史实和老照片,保留从唐宋至今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空间特色、历史信息、细节特征和环境要素,体现了街区多元共存的风貌。搭建闽南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平台,组织非遗传承人“师带徒”施工,在金鱼巷改造中使用了约2万件清代、民国时期的旧砖旧瓦旧构件,重现了出砖入石、蚝壳堆砌、石雕砖雕等18种闽南古建筑传统工艺,创新利用骑楼吊顶设置管线桥架,规整了原附着在骑楼立面上的各种强弱电线,再现了骑楼传统风貌,以“小而美”方式精耕“刺桐记忆”。


3.福建省莆田市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按照原形制、原风貌、原材料、原工艺“四原则”和拆、改、留、提、立“五步曲”对街区内县巷、衙后路等6条主要历史街巷沿街建筑和院落进行修缮,拆除不协调建筑,增加景观节点,在尽可能保存原构件的情况下改造修缮沿街店面。组织本地老工匠将可利用的老物件、旧砖瓦、老木架分类整理,做到原物原用、应用尽用,采取墩接、打牮拨正等传统工艺进行古法修复,保留竹钉瓦衫、清水红砖墙等传统建筑艺术特征,让街区的保护更新传承了浓郁的历史风貌。


4.山东省青州市偶园历史文化街区组建驻地保护修复设计师队伍,量身定制建筑保护修复方案,延续街区历史风貌。对6条历史街巷两侧建筑的产权分割、功能结构、传统风貌、现状用途等进行实地调查,建立建筑现状资料和测绘档案,充分考虑群众对建筑用途和风貌的诉求,分户研究“一户一案”。收集街区砖雕、木雕、石雕等传统建筑构件,研究其地域特点、营造技艺和文化符号,归纳总结159件图样,形成《青州古建筑传统纹饰》图册,量身定制完成750户房屋保护修复方案。


(二)保护街区传统格局

1.江西省永新县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更新中确定了“建筑产权基本不动、空间肌理基本不改、原有居民基本不迁、社会网络基本不变”的原则,修复街区格局骨架,以3条主街巷为核心,疏通原有街巷网络,置入7处小型公共空间,采用“针灸式”微更新方式修缮了50余栋有保护价值的建构筑物,对于居民自建房、住宅楼等不同时期的650栋建筑,不做简单的仿古化处理,而是因地制宜地改善立面、加固结构,保护更新中未拆一栋建筑,延续和强化了街区传统滨水鱼骨状特色格局和多元风貌特色。


2.山东省青岛市信号山历史文化街区在更新过程中做好“减法”。通过论证,拆除了信号山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域65米高的东方饭店、地铁四号线沂水路站选址处现状3层办公楼和6层宾馆等严重影响风貌的建筑,打通了历史城区核心区山、海、城之间的景观通廊,并利用拆除后场地增加绿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公共停车位300个。在里院等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更新中,拆除搭建房屋约7000平方米,改造街区内风貌不协调建筑80000平方米,恢复里院历史风貌、提升院落环境品质。

3.四川省绵竹市天益老号—诸葛双忠祠历史文化街区依托“棋盘街—朱家巷—绵竹市博物馆”为保护轴线,拆除了朱家巷、职中巷上违规搭建的雨棚、护栏等临时设施12处,对棋盘街入口处牌坊进行日常修缮,设置小型广场空间,形成了眺望视线通畅的景观视廊。保护延续了棋盘街、茶盘街、明阳街扇形放射的街巷格局和街区内“四合头”式的院落格局,织补了街区受损的空间肌理,修缮了8栋临街传统风貌建筑,改善了街区生活环境,恢复了历史文脉的连续性。


(三)保护修缮历史建筑

1.天津市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在历史风貌建筑保护项目中,利用财政专项资金,采用创新方法修缮、整修各类保护性建筑,解决了街区居住舒适度较低、安全性能差等问题。在实施中使用传统样式的中空玻璃木质高脚窗,既保留了历史风貌,又提高了建筑的节能性。使用了碳纤维布加固技术对原有木结构进行加固,延长砖木结构的寿命。自主创新研发了“微损防潮层化学修复方法”,解决墙面斑驳和结构损坏的问题。实施后,街区历史风貌得到较为完整保留,实现了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的统一,使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相得益彰。

2.四川省眉山市太平古街历史文化街区坚持真实性与“最小干预”原则开展保护修缮。注重提升建筑安全等级,纠偏归位倾斜木构架、修补加固受损部位,全面除尘、涂刷三防涂料,逐块“审瓦”铺设屋面。珍视建筑特色要素,聘用老工匠,采用原材料、原工艺精修细补雕花垂柱、装饰窗格、竹编夹泥墙等构件。坚持修之有据,充分依据历史资料信息,妥善处理后期加建设施,还原前店后居的传统院落格局。最大程度延续了川西民居建筑特色风貌,改善了街区人居环境,吸引原已自主搬离的300位居民回归街区生活就业。


3.安徽省歙县府衙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了8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建筑群——西街一号的时代风貌特色。邀请徽州本土老匠人以老砖、老瓦、老石材替换建筑腐朽构件,保留典型的红色文化元素及苏式风格。结合后期作为城市会客厅、研学基地、非遗文创展示中心、艺术家流动工作室及民宿的使用功能,对历史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合理化改造,同步提升其消防、节能和防蚁能力。以原样原修的方式加固修缮建筑面积达7500平方米,保留和延续了历史建筑的原真性。


二、提升人居环境


(一)提升街区安全韧性

1.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采用日常动态巡查和专项重点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街区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坚持日常定期巡查,同时针对周边环境、风貌格局、保护建筑病害等16类56项内容开展不定期专项重点监测,2021年至今共发现20处风险点并及时治理。对街区内重点保护建筑进行三维扫描,并对部分施工修缮过程全程录像,提升修缮工程数字化监测水平。


2.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采用人防加技防的方式,对街区进行灾险防治。防洪方面,按百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划定防洪风险区,根据实际地形地势制定具体撤离路线及地点。防火方面,建立综合网络型的消防规划和智慧消防系统,对500余处木质结构房屋安装1570个无线独立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重点场馆加装16套组合式独立电气火灾探测报警器,街区安装36套无线手报装置,建立古镇专职消防队加强消防队伍,编制应急预案,每年开展消防综合应急演练。防震方面,依据抵御地震能力的强弱及建筑价值、功能,合理制定策略,开展日常防震检查及处理,落实地灾整治方案,实时监测地灾点情况,保障街区文化遗产安全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3.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互联网+消防安全”物联网系统,在街区内283栋建筑安装智能烟雾报警器1947套、联网型紧急报警按钮340套。运用人工智能,通过设置运算模型,建立衔接街区居民1分钟内展开自救、街区消防专职队3分钟到场、辖区消防中队5分钟到场快速处置的“135”火灾防控机制,实现街区消防工作全景式监测、风险自动感知、一键联网报警、快速科学救援。


(二)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1.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三条至八条历史文化街区通过空间挖掘、居民自治等途径补足公共服务短板,增强群众幸福感。通过统筹零散地块、闲置地、边角地等空间,改造提升微景观50余处、建设口袋公园18处、开拓绿化空间2124平方米,并通过成立居民自治组织“花友汇”,自发认养、布置小微绿地,见缝插绿营造绿色生态。针对街区停车难问题,利用东四九条东口闲置空间补充56个停车位,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段落实每一个停车位的租用权,基本解决了胡同居民的停车刚需。

2.江苏省扬州市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实施“一水一电一气一消防”街区提升工程。更换排水管道1100米、改造落水井及雨水口200余个,沿线强弱电全部下地铺设、为237户居民免费更换老旧户内配电线路,架设燃气管道1050米、新增燃气用户230多户,设立1处微型消防站、消防器材提取箱5处。通过少量收储、置换,将闲置民居利用为木构制作、古琴传习等文化空间,开设助餐食堂、城市书房、家风展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通过“住得好”让原居民“留得下”。


3.河南省安阳市仓巷街历史文化街区针对管网老化、缺乏供暖、供气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问题,通过统筹政府、各管线单位和社会资金,提升街区基础设施水平。在整修古城34条10.6公里道路的同时,协调供水、供电、供暖、供气、雨污水单位同步施工管线入地,新增供热面积203711平方米,公共厕所改造38处,实现了雨污分流。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采取局部治理和落架大修,对传统木质建筑涂刷防腐、防火材料消除房屋安全隐患,提高居民居住的舒适度。


(三)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1.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古城内城历史文化街区实行“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产权不变、政府补助、分步实施”的古城保护政策,在古城内所有更新、新建项目的建筑风貌、层高、外立面进行严格控制,从古城迁出10余家企事业单位,对重点的1254户不协调建筑采取超高建筑降层改造、外立面风貌更新、拆除临时建筑和违章建筑、恢复重建、棚户区改造等方式进行整治。实施新老“十大院落”修缮提升等示范工程,带动原住居民和外来投资者主动参与完成203处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的保护修缮。修缮后房屋新旧融合“定制改造”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增设厨房、厕所、淋浴房等现代化设施,古城整体风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2.浙江省湖州市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以保留浓郁市井气息为理念,“留改拆”并举实施整体性保护修缮工程。在不改变建筑外观的前提下,对街区内47栋单体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院落进行保护性修缮,在建筑内部增设厨房、卫生间等生活设施,引入市政基础设施管线近5公里,并通过“样板房”试点模式进行复制推广。在此基础上,拆除各类违法建筑近1500平方米,利用腾退的空地增设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化广场面积近2000平方米。经修缮整治后的小西街保留了“河—房—路”的传统肌理,街区内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5平方米,在彰显历史风貌格局的同时满足了原住居民生活所需。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艾提尕尔、恰萨—亚瓦格历史文化街区在危旧房改造中实现房屋抗震加固和延续历史风貌的有机结合。在按照8度抗震设防标准对民居加固过程中,遵循原房屋面积、原院落边界、原建筑样式不变的原则,尽可能保留使用原有的门、窗、廊、柱、木屋顶等构件,最大程度保持古城空间肌理格局和建筑风貌。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因地制宜采取生土墙嵌木柱、双面夹板墙等技术修复墙根和裂缝,综合提升民居抗震安全能力和房屋保温效能。改造完成后,约80%的古城居民进行原地安置,保留了原有社会网络和人文环境。


三、发挥遗产价值


(一)创新街区价值特色展示手段

1.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以具有水巷特色的传统街坊为主体,围绕建筑保护利用、特色街巷提升打造、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等,将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对街区内9条东西向贯通性街巷,结合其历史特色与文化底蕴,设计“书巷、画巷、儒巷”等不同主题,实现生活、文化、商业、旅游、社区良性互动与和谐相融。运用实景三维技术,将街区实体空间和数字空间相融合,打造数字孪生信息平台,公众可通过苏州城市生活服务APP在线浏览20余处保护建筑的三维实景模型,实现足不出户便可领略古城风貌,享受“可观、可感”的线上文旅体验。

2.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中东铁路风情历史文化街区多层次、全方位挖掘中东铁路的历史故事、文化价值、精神内涵,发挥街区的社会教育作用。以历史建筑为空间基底,修缮活化体现中东铁路文化的各类型建筑21处作为展示空间,以专题展形式系统诠释铁路文化。利用中东铁路老建筑建成特色博物馆6座,与街区内新建文博场馆共同构建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现代博物馆体系,打造“博物馆小镇”。充分挖掘街区在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青少年教育的作用,将街区内文博场所打造为教育实践基地。


3.贵州省遵义市高桥历史文化街区依托长征电器十二厂三线建设时期遗留的工业遗产,原址原貌进行全厂区保护利用,通过功能、空间置换,打造集三线建设文化展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文化创意、艺术交流、休闲旅游等复合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对总装车间、供应仓库等8处核心厂房开展维护修缮,将原工业建筑利用为遵义三线建设博物馆、遵义1964美术馆、搊和空间图书馆等公共文化空间。挖掘三线文化精髓,布置体现三线文化的景观和雕塑等小品,构成街区历史环境要素和文化符号,再现三线建设时期历史场景与企业风貌,使三线历史记忆在新时代焕发独特魅力。


(二)发挥街区文化教育宣传功能


1.湖北省武汉市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将百年老建筑活化为街头博物馆,以“街区”“景区”“社区”“园区”“校区”功能叠加模式,系统展示街区历史文化价值。修缮利用街区内历史文化保护建筑打造16处不同主题的街头博物馆。整合街区其他历史文化资源串联成“历史名人故居路线”“山地文化建筑路线”和“人文艺术体验路线”三条历史文化路线,实现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传统的生活场景的有机结合。

2.广东省佛山市碧江村心街历史文化街区构建“多方挖掘—多元展示—多维宣传”传播路径,展示碧江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多方共治的形式,动员组织街区居民广泛参与挖掘传承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历史空间。结合历史地景装置展示文献、图像和实物,统筹利用古祠庙宇、宅邸民居、坊花园等公共空间,展现和激活消失的老故事。结合教学活动及课程设置推动社区融合,对每年入学新生举办“开笔礼”等活动种德立行,增强社会历史文化保护意识。


3.浙江省杭州市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聚焦街区内有历史、有文化、有价值的建筑场所进行活化,开创街区“博物馆+”的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新模式。充分挖掘街区内多元历史文化,统筹串联沿线建筑,精心设计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近现代中西文化交融等多维度、多主题的文博游览精品线路,如玛瑙寺旧址辟建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菩提精舍辟建为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等。在博物展览的功能基础上配套多元服务型业态,实现人们在街区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重视保护、在保护中带动发展。


4.湖北省荆州市洋码头历史文化街区以展览、演示、互动体验等创新叙事方式,多元挖掘展示街区传统价值、特色文化、历史变迁,建立“荆江生态文化”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吉祥巷”“沙市记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融媒体宣传矩阵和文化IP塑造等创新宣传展示手段,凸显荆州水文化历史及特色风貌,通过制作动漫微电影、宣传片,结合公众号、视频号、直播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宣传,发布荆江水文化IP并衍生系列文创产品,传播量达200余万次,抖音话题参与达1500万人次,进一步提高街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产业


1.江苏省宜兴市蜀山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搭建紫砂产业活态发展平台。保护传统紫砂工艺发源地的生产场所和场景,最大限度保留不同时期的紫砂工业遗存、遗迹,活化利用紫砂名师故居、名店旧址为紫砂工作室和展厅,吸引年轻陶艺工作者回流创业,持续哺育紫砂匠人和陶工,支持紫砂人以现代的“前店后坊”形式兼容经营陶艺工坊和大众休闲业态,借助电商推动产品外销,促进紫砂产业升级,既能“留下来”又能“走出去”,实现传统产业和生活的活态传承。

2.福建省漳州市唐宋子城(台湾路—香港路)历史文化街区运用社区营造理念,点亮闽南传统优秀文化与产业。保留街区400多户原商户、1.7万名原住居民,引导原住居民利用老建筑、传承老字号、延续老生活、展现老营生,其经营商铺占街区总商铺数三分之二。以“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社区传统文化氛围营造方式,植入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一批木偶头雕刻、剪纸、木板年画等非遗传承人,支持60余家非遗、老手工艺店落地,形成古城记忆馆、灯谜艺术博物馆、漳州非遗展示馆等“十一馆二中心”,促进了传统优秀文化的活态传承与体验,逐步带动了古城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业态提升。

3.广东省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中山纪念亭历史文化街区搭建潮汕传统文化人才交流和传播创新发展平台,依托陶瓷微书、抽纱、嵌瓷等11个非遗大师工作室和潮汕文艺人才交流中心,集中展现潮汕代表性的非物质遗产项目。邀请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及技艺人才现场展示技艺,并与群众互动交流,让游客亲身体验泥塑、贝雕、拓印等非遗手工,每周举办“小公园人才讲堂”,让公众感受潮汕文化魅力、感受非遗之美。


4.江西省景德镇市彭家弄历史文化街区重新激活街区内的陶瓷文化,延续彭家弄陶瓷业态。积极梳理彭家弄及周边的老窑址、老会馆、老作坊、老瓷行以及其他具有景德镇特色的传统风貌建筑197栋,形成系统整体的陶瓷文化空间,引进17家陶瓷工作室、6家陶瓷文化研学体验基地,植入传统医药馆、书屋等广受年轻人喜爱的业态功能共39处,入驻各类业态经济实体共计265家,汇聚“景漂”创客1.8万人,带动上下游就业7万余人。

5.天津市古文化街历史文化街区盘活利用街区内万余平方米公共建筑,特色化打造天津民俗博物馆、泥人张美术馆、联升斋刺绣艺术博物馆等9个文博场馆,通过图文展示、实物陈列、沉浸体验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集聚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泥人张、杨柳青年画等28个老字号和非遗店铺,通过选树非遗工匠、研学非遗技艺等多种方式传承和展示了天津独特的传统文化、传统技艺和传统产业。


(四)引入新功能新业态新活动


1.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引入专业管理团队,以运营管理需求引导街区方案设计,持续推进街区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招商运营、街区管理等工作,制定出台《有机更新指导手册》,以新功能业态提升为引领,沿模式口大街共升级改造30处精品文化院落,引入博物馆、主题书店、文创非遗、特色餐饮、精品民宿、文化体验、老字号等商铺百余家,结合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展骆驼走街、非遗演出等特色文化活动,打造地区品牌文化,加强对外交流。

2.江西省抚州市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以戏曲文化为主线,持续举办“汤显祖戏剧节”,创排特色戏曲节目、设立戏曲体验换装点、在研学课程中引入戏曲课程等系列活动,以《牡丹亭》为蓝本,结合水景和周边历史建筑,打造大型实景演出“寻梦牡丹亭”,唱响“戏剧文化地标”品牌。围绕才子文化、民俗文化等整合资源,活化利用古建筑近300处,引入商户276家,聚集了文化创意、文化展示、美食餐饮、非遗文化、手工艺品、旅游商品、休闲娱乐、酒店民宿等一系列丰富且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业态。

3.贵州省黎平县翘街历史文化街区以“引导社会力量,创新业态发展”为活化理念,安排国有公司租赁街区内长期闲置老建筑的10年流转房屋产权,采取抢救性修缮方式加固建筑主体,通过招商优惠政策,按照前三年免房租、后两年减半房租的方式引入商户,赋予老建筑办公、轻餐饮、文化展览、学术座谈、文艺演出等新功能。


四、创新制度机制


(一)制定地方性法规和管理规定

1.各地通过出台地方性法规积极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作。截至目前,共计16个省市出台了以历史文化街区为对象的地方性法规。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出台《齐齐哈尔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湖南省湘潭市出台《湘潭市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四川省绵阳市出台《绵阳市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湖北省随州市出台《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各地条例中规定了历史文化街区的申报认定条件和程序、保护修缮和合理利用措施、监督管理措施等内容。

2.各地区结合地域特点、经济条件和消防改造需求,以不降低现有消防安全水平为底线,出台历史文化街区消防管理规定和技术指引,破解街区内消防设计和验收瓶颈。如江苏省南京市出台《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对象防火安全保障方案的衔接办法》,山东省青岛市出台《关于加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项目消防管理的工作方案》,云南省丽江市出台《丽江古城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助推有关项目办理完善消防手续;四川省印发《四川省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消防设计指南》,江苏省苏州市印发《苏州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保护更新防火技术导则(试行)》,通过划定防火控制区、防火组团、消防道路等方式筑牢街区“防火墙”。

3.多地积极完善建筑修缮技术指引与激励政策,引导居民在延续传统风貌的前提下进行自主修缮。在建筑修缮整治方面,山东省青岛市编制《青岛市历史风貌建筑修缮工艺工法图鉴》《青岛市近现代历史建筑修缮施工导则》,江苏省扬州市编制《民房整修与保护技术导则》,山西省平遥县制定《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修缮管理实用导则》,为按照传统风貌要求修缮的民居提供专业指导。在激励奖励方面,广东省惠州市出台《惠州市历史建筑维护修缮补助办法》,设立专项资金激励保护责任人主动保护修缮历史建筑,云南省通海县印发《通海县古城古民居保护开发补助方案》,通过政府补助引导,调动民间资金参与修缮的方式激励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


(二)出台保护利用相关支持政策


1.江苏省在工程计价方面,发布《关于明确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计价有关问题的公告》。在充分考虑保护要求、施工难度的前提下,明确街区改造工程所涉及的多个专业分类标准和计价依据适用原则、调整施工的人工耗用量和管理费标准、增设特殊施工措施列项、补充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并测算相关费用标准。《公告》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项目编制估(概)算、施工图预算以及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南京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苏州姑苏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环境美化提升综合整治项目、扬州广陵路改善更新项目等工程项目的计价中得到运用,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作提供计价助力。

2.福建省在资金奖补方面,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奖补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利用项目。该奖补资金既可以用于项目本身延续提升,也可以统筹用于项目所在地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对近年内已完成保护修缮的历史建筑,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每栋补25万元,500平方米以下的每栋补15万元。2022年至今,省本级累计投入1.5亿,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历史建筑750余栋。

3.福建省长汀县在金融产品方面,推出“名城古建贷”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采取“抵押+担保”的方式,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向符合条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内的传统风貌建筑产权人发放贷款,并由县农业融资担保公司负责担保,拓宽了名城保护的社会融资渠道。该产品首批给予贷款授信30亿元,截至2024年7月,已发放贷款近1.6亿元。大批传统民居得到修缮的同时,有效地撬动和吸纳了社会各类资金超5亿元,催生了民宿、茶社、清吧、休闲餐厅、书画、文创、旅拍等一批文态业态。

4.江苏省苏州市在政策金融方面,采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银行贷款”投贷联动模式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从整体保护视角进行资金投放,确保政府投资在古城内实现以丰补歉、综合平衡,并建立街区可持续实施的资金、运行和监管等保障机制,杜绝新增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截至2023年末,国开基金已投放专项基金1亿元,国家开发银行已发放贷款45亿元,推动银团贷款合计发放59亿元,重点支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老旧片区改造提升、产业载体培育等。


(三)加强工作组织和日常监管


1.广东省广州市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多方参与、利益共享”机制,通过BOT模式引入企业参与街区保护利用工作,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实现国有资产的盘活。理清多元主体承担的角色与责任,由政府负责前期用地和房屋征迁以及制定保护规划、实施方案、业态管控相关政策,企业负责投资、招商、建设、管养、运营实施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的保护利用。

2.浙江省杭州市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实行合署办公,市运河综合保护委员会负责对运河杭州段的综合保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筹资,组织实施部分重点项目,市运河集团负责通过市场运作、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金,为运河综合保护提供运作保障。

3.江苏省如皋市在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设立历史文化名城公益保护检察工作站,并研发“数治地图”,实现街区基础与动态信息一图全览。2023年7月至今,工作站共对83处历史建筑和53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逐一走访,梳理了修缮管理不到位、擅自改变用途等6大风险点。灵活运用联合执法、诉前磋商、检察建议等多种方式,督促相关单位履职,妥善解决历史建筑公私权属纠纷、街区风貌保护等6项难点问题。

4.云南省巍山县建立房屋装修源头联合管控机制。针对装修改造缺乏技术标准,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出台《巍山古城核心区传统建筑保护利用消防安全实施导则(试行)》。在对古城内房屋报建户开展联合踏勘及审查工作期间,联合检查组重点了解建筑的规划布局、房屋用途等基本情况,并结合《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及全县“四名一文一传”消防安全整治工作要求,从房屋装修材料的使用、电气线路的敷设、消防设施的配备、“三合一”场所的禁设等方面提供了消防技术指导,结合入户实际给予相应的意见建议。


(四)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居民参与


1.广东省广州市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实现保护利用工作“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由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成立“泮塘五约微改造共同缔造委员会”,建设单位、管理部门、专家和居民、媒体形成项目行动者联盟,在改造过程中广泛收集社会意见,组织百余次居民访谈、记录52份口述历史、开展22场公众参与活动,确保项目倾听民生、顺应民意。

2.上海市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组建街区治理共同体,通过社区总规划师机制,对风貌街区进行全生命周期长效管控。总规划师邀请社会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定期召开联合现场工作会议,共同商讨,形成共识,结合具体困难与现场及时调整方案。借助网格化管理体系与社区联动,通过优秀历史建筑的调查评估制度及智能监测设备等,及时发现擅自装修改造、失修失管等违法违规行为,并纳入闭环管理,实现“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

3.贵州省镇远县府城、卫城历史文化街区创设“古巷管家”基层治理模式。该模式结合“党支部+社区治理”,从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党员干部下沉,并从社会志愿者中吸纳人员共同组建管家队伍。管家们明确管理范围和责任,深入一线,利用微信公众号、“天网工程”等平台提供精细化、便捷化、精准化的服务,延伸了社区治理触角,改善了基层治理微循环,形成了共治新局面。


清单原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的通知